专家解读PM2.5存在的几个误区

识乐库 人气:1.36W

今年以来,大范围雾霾天气覆盖全国约130万平方公里。雾、霾相提并论?灰霾都是人为?PM2.5只影响气象?记者日前采访专家澄清了公众的几个误区。
老百姓通常一起床就看天色,灰蒙蒙的便被认为是雾霾天。但在华东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束炯教授看来,雾、霾需区别对待,"关键是看湿度"。他认为,相对湿度95%以上属于轻雾天气,80%至95%是"湿霾",80%以下为"干霾"。雾至中午往往消散,但霾不太会。同时,PM2.5与PM10的比重也是判断依据。通俗而言,PM2.5细颗粒物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.5微米,与这一尺度相当的颗粒包括细菌、雾滴、煤尘、水泥尘等;而直径大于2.5微米的PM10则属粗颗粒物,不会被直接吸入肺部。只有PM2.5比重超过50%时才是真正的霾,否则可能只是沙尘天、浮尘天。
中国处于北半球西风带上,从北非、西亚、中亚而来的气团一路吹向中国,这些区域是沙漠化较重地区,大气中颗粒物相对丰富。束炯认为,霾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,在地球上从古至今都有霾,但人类活动无疑加剧了霾的生成。目前我国采用的PM2.5达标指标为 "日平均浓度每立方米75微克以下",这一指标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最低标准,但也反映了国内PM2.5治理的先天难度。
人们一般认为,"PM2.5"只是空气污染。其实,PM2.5对整体气候的影响可能更糟糕。束炯教授表示,PM2.5能影响成云和降雨过程,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。原来,大气中雨水的凝结核,除了海水中的盐分,细颗粒物PM2.5也是重要的源。有些条件下,PM2.5太多了,可能"分食"水分,使天空中的云滴都长不大,蓝天白云就变得比以前更少;有些条件下,PM2.5会增加凝结核的数量,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,极端时可能发生暴雨。

专家解读PM2.5存在的几个误区
扫码关注公众号

专家解读PM2.5存在的几个误区 第2张
扫码下载app